頻繁使用滑鼠 易患腕管綜合症
經常使用電腦滑鼠的人士,如果拇指、食指及中指無故感到麻痺或刺痛,甚至雙手時而感到無力握緊,便要提防可能是腕管綜合症所致。此症亦稱「滑鼠手」,皆因現代人頻繁使用電子產品,經常過度用力重複相同按鍵動作,或掌控滑鼠姿態位置不正確而致。如果工作上需要經常擠壓掌根手腕部位,例如是使力拍打,除了使用滑鼠及電腦鍵盤,經常要彈奏鋼琴等,也容易誘發問題。
腕管與手掌由肌腱和神經線相連,由腕管包圍,手指的屈指肌腱和正中神經,由前臂進入手掌時,通過手腕的腕管。但這個管道受壓時,便會影響到正中神經線。腕管綜合症患者不一定會感疼痛,但幾根手指頭不時會有麻痺或針刺感覺,有時患者的無名指向拇指側也會麻痺,嚴重者的指頭更會失去觸覺,或是手指摸東西時像隔了層紗。再惡劣時,拇指肌肉(俗稱雞脾肉)會無力或出現肌肉萎縮。要注意的是,其他疾病如頸部神經受壓等亦可能引致有類似症狀,因此應尋求醫生診斷,方可對症下藥。
舉筷剪甲亦有困難
腕管綜合症的症狀在晚間會更顯現,患者可能在睡眠中因痺痛而醒,需要甩手來減輕病徵。在白天,患者除了掌控滑鼠時出現困難,進行某些要緊握用力的動作也會吃力,例如舉筷、寫字及剪甲等。若病情惡化,簡單如扣鈕、女性套胸圍扣等動作也難以完成。
正所謂「病向淺中醫」,在發現徵狀時及早求診,可避免病情惡化而需要更複雜的治療。醫生看診時,須先分辨病因,因為除了勞損,部分病症如糖尿病、類風濕關節炎、甲狀腺疾病或是腕部腫瘤等,亦可引起腕管綜合症;如果屬這些情況,治療原發的病症後,亦可改善腕管情況。
至於因勞損而引起的腕管綜合症,首先患者要糾正錯誤動作,並讓手腕得到休息。睡眠時甚或日間工作時要戴上腕托,令腕關節保持在中立位置,降低不適感和免除重覆勞損。部分患者須進行物理治療服用藥物,例如口服維他命B可幫助神經線細胞新陳代謝;如果患者有少許水腫,便要使用低劑量利尿藥。有發炎情況的話,則要服用消炎藥。
手術減輕神經受壓
病情較嚴重的,使用上以方法如不奏效,那就要考慮進一步治療。醫生會先做神經導通測試,以電極刺激神經線,檢查腕管是否受壓;有需要時,也會在腕管筋膜附近注射類固醇幫助消炎。仍無法改善時,可進行腕管鬆解手術,目的是切開變厚了的腕管韌帶,割開韌帶以鬆開腕骨,回復腕管暢通,減少神經線受到的壓力。患者接受約半小時至一小時的手術便行,現時可用內窺鏡進行,有助康復速度。惟病情已經惡化的,術後亦未必能完全回復病發前的活動能力狀態。另外,如拇指肌肉已有萎縮無力,則要同時進行肌腱轉移手術,以轉移肌腱來輔助原本肌肉的功能,則多要全身麻醉做手術。
市民如想避免出現此症,平日應留意腕管有否受壓,例如所使用的滑鼠大小是否配合,按握時有否太用力。建議使用有軟墊的滑鼠板,讓手腕有所承托,避免勞損。平日使用輕巧的手指保健球按摩,也有助紓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