椎間盤突出 治療成功率高
在香港,椎間盤突出是相當常見的骨科問題,雖然高危罹病的年齡層為40至50歲,但近年多了不少年輕患者,甚至有個案是年僅十多歲的青年人。究其原因,或與愈來愈多人趕時尚做運動有關,導致創傷頻生。此症成因乃椎間盤受壓撕裂,使啫喱體溢出而壓住及刺激神經線,引致發炎和下肢痛楚,對生活及運動影響甚大。
撇除後天因素,有患者因腰脊特別弱而易發病,也有全家都患上椎間盤突出的情況。另外,如果椎間盤穩定性不足,或脊椎形態不正常,再加上後天因素,便可致病發。若在運動、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姿態不正確,例如不當地搬運重物、經常俯前彎腰,或超重令腰椎壓力增大,俱可誘發椎間盤突出。此外,受傷可引起急性椎間盤突出,但也有人患上此症而原因不明。
下肢疼痛阻活動
很多市民以為,如摸到腰背有突起,必然是椎間盤突出,但其實可能只是肌肉繃緊,我們是不會摸出突出位置的。另外,並非每個患者有腰痛,更常見是痛楚延伸至腳部,可出現痲痺、無力、刺痛甚至火燒似的感覺。箇中痛楚可令患者苦不堪言,可以全日都會持續症狀;有時坐著還好,但起來行走時頗為辛苦;嚴重時則坐卧皆難受。
這些症狀使人難以長久安坐,對上班上學都是困擾。曾有17歲的患者因為創傷造成椎間盤突出,走路僅五分鐘就感到腳痲痺,大大影響日常生活,也需要停止運動。更有重症個案是影響痲痺神經,導致大小便失禁。所以一旦覺察徵狀而持續不見改善時,應及早求醫診治。
磁力共振找成因
要治療椎間盤突出,必須因應病情和患者對身體功能的要求來制定。大多數患者的情況不算極端,只要神經線受壓不算太差,起用治療神經線及消炎止痛藥物,加上物理治療,大概六星期或以上就可完成療程,並且得以改善。然而,受壓情況惡劣,或是疼痛嚴重而難用藥物緩解,同時神經線功能逐漸下降時,就需要以磁力共振(MRI)了解情況。如發現痛楚與椎間盤突出有關,便可進行手術,成功率可達八成。有患者的疼痛位置與椎間盤突出部位不符,如硬要進行手術,成效低微;此時就要改變方向,找出椎間盤突出以外的原因,對症下藥。
椎間盤突出手術原理是鬆開受壓之神經線,目前可以微創手術進行。醫生從患者背部割出小小入口,透過內窺鏡撥開神經線,取出椎間盤突出部份,可減少神經線所受的壓力,藉此紓緩患者的腳痛和痲痺。假若同時發現腰椎移位或是腰部不穩定,或會考慮同時進行腰椎融合手術,將移位部份復位和固定。
物理治療也有不同的應對,病情嚴重者就要先緩和肌肉繃緊,即時減輕痛苦;物理治療師也會教導患者如何護理腰部及進行適當運動。治療椎間盤突出不能單靠醫生,也要物理治療師的指導,加上患者自己的努力,才能相輔相成地改善病況。市民如想避免椎間盤突出,應控制體重以防腰椎受壓,日常生活和運動時多加留意保持正確姿勢,也要謹記運動量不宜過多過少,方可保持腰脊健康。